该合集收录50+模块化机器人模型,涵盖从基础骨骼框架到仿生皮肤拓扑的完整架构。通过动态3D建模实现关节扭矩可视化、步态算法模拟及AI感知层渲染,支持神经网络的虚拟接线实验。开发者可拆解仿生手指的传动精度至0.1mm,教育者能演示双足动态平衡的力学奥秘,设计师可自由组合传感器模块生成新形态。模型附带运动数据库与故障模拟系统,提供开源代码接口。既是对人类肢体的机械解构,也是智能体进化的数字沙盘——在虚拟骨骼中预见人机共生的未来形态。
12 模型
皮克斯动画片《WALL-E》的主角。“WALL-E”是Waste Allocation Load Lifters - Earth(地球废品分装员)的缩写。因为地球的生态平衡受到完全的破坏,罪魁祸首-人类-只得移居到半永久太空船‘公理号’上居住,地球上只剩下自动清除垃圾的Buynlarge公司WALL-E工作机器人,人类打算待万物更新时再飞回地球安居。
Atlas机器人(英语:Atlas(robot))是一个双足人形机器人,由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为主开发,和由美国国防部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ARPA)的资助和监督。这个身高6-英尺(1.8-米) 的机器人是专为各种搜索及拯救任务而设计,并在2013年7月11日向公众亮相。
R2-D2,是出现于电影星球大战系列中的一个虚构机器人角色,常被简称为R2。R2-D2是少有的几个出现于所有星球大战电影的角色。这个机智、勇敢、而又鲁莽的宇航技工机器人,已不止一次在关键时刻扭转乾坤。他那小巧的身体只有0.96米高,却塞满了装有各种工具的附加臂,这使它成为了一个了不起的太空船技工和电脑接口专家。但是,真正使它成为主人和朋友们无可替代的重要伙伴的,是它的勇敢。
B1战斗机器人又被称作“鸭子兵”。折叠后放进运兵船,战斗时展开,脑袋简单得像是生产线上的单片机。"Useless things. A greater danger to us than to Jedi."一句话概括了B1的作战方式和使命。如果黑进了控制系统,任谁都可以掌控一个数量极其庞大的兵团。
在《星球大战:原力觉醒》中登场的机器人。BB-8机器人首次出现于科幻电影《星球大战:原力觉醒》,是一个隶属于“抵抗组织”(Resistance)的球形机器人。它的主人是抵抗组织(Resistance)飞行员波·达默龙。BB-8的身体是一个球形,头部则为半球形,上面还有一个类似“眼睛”的东西(即它的传感器)。BB-8实际上是一个宇航技工机器人,能像R2,R4等机器人一样插在战机上。
《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中的虚拟角色。BB-9E,是星战系列影视作品里的机器人角色,于《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里出场,其定位是第一秩序中的宇航技工机器人。
2021年9月29日,亚马逊发布了第一款家用助理机器人Astro,售价999.99美元。亚马逊Astro是一款小巧的、垃圾桶大小的设备,有两个大轮子和一个平板屏幕。一个可扩展潜望镜作为传感器、麦克风和摄像头的补充,整个装置可以在电量不足时自行寻找充电板和对接。
人型机器人(英语:Android),又称仿生人,音译安卓,是一种旨在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的机器人(robot)尤其特指具有和人类相似肌体的种类。直到最近,人型机器人的概念还主要停留在科学幻想领域,常见于电影、电视、漫画、小说等。机器人学方面的进展已经可以设计出功能化拟真化的人形机器人(humanoid robot)。
14 模型
54 模型
57 模型
19 模型
45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