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狮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象征着力量、威严和守护,合集包含多种形态和风格的石狮子雕像,从传统的蹲坐式到威武的站立式,应有尽有。
20 模型
来自印度西南部的“大象与狮子爪子的雕像”,现位于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
这个雕塑是许多装饰在大英博物馆北入口的狮子雕像之一。传说这些狮子在午夜会活过来,伸个懒腰,打个哈欠,喝口水。
这是一对狮子中的其中一只。雕塑是由红色花岗岩雕刻而成的,每只狮子的高度约为1.20米,长度约为2.20米。雕塑出自努比亚的索莱布神庙,该神庙由第十八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三世建造。后来在公元三世纪被梅洛埃王国的国王Amanislo转移到了位于苏丹的Gebel Barkal。19 世纪初,普鲁德霍勋爵从 Gebel Barkal 手中夺走了狮子,并于 1835 年将它们交给了大英博物馆。
这个文物是在法国卢浮宫的东方古董部门展出的雕像是由青铜制成的。它是一尊卧姿的狮子雕像,嘴巴张开展示出它的牙齿。狮子的毛发和面部细节都被精心雕刻,显示出其生动和逼真的外貌。雕像上方有一个环形把手,可能用于携带或挂起这个物品。雕像的制作地点是科尔萨巴德,这是古代亚述的一个重要城市,位于现在的伊拉克北部。新亚述时期是亚述历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亚述帝国在这个时期达到了其疆域的最大范围。
Datsan Gunzechoinei是俄罗斯圣彼得堡的一座大型佛教寺庙,也是俄罗斯最北部的佛教寺庙。这座寺庙前面的中国守护狮子是一种重要的装饰和象征元素。在我国文化中,这些石狮子通常被放置在重要的建筑物前,如皇宫、官邸、寺庙和墓地,以象征权力和地位,保护建筑物免受邪恶和负能量的侵害。
中华传统文化中常见的辟邪物品。以石材为原材料而雕塑成狮子的具有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的雕塑品。大门外一般都有一对石狮或铜狮,一般用来与建筑物搭配作为辟邪或装饰用。现存最早的石狮是东汉时高颐墓前的石狮。
保安宫俗称大龙峒大道公庙,位于台北市大同区哈密街上(淡水河与基隆河交界处),主祀道教保生大帝,是大龙峒当地的信仰中心,更是台湾北部重要的庙宇之一,由于创庙者为福建同安人,因此保安之名有『保佑同安』之意,已有200余年;占地广大,面积为3000坪,是难得一见的大庙。
14 模型
6 模型
86 模型
19 模型
13 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