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堆文物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利用先进的3D扫描和建模技术,对三星堆文物进行高精度数字化,旨在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5 模型
三星堆是一个古代的遗址,距今约4,800至3,800年左右,被认为是史前文化的重要中心之一。这个青铜像是在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的,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是中国发现的距今最久远也最高大的青铜人像,现存于四川省三星堆博物馆1。这个青铜像的总高度为115厘米,下部为一尊跪坐的铜人,双手合握于身前,头部顶一块方板,方板连接青铜大口尊,尊的肩部有精美的龙形装饰。
文物是一件三星堆的青铜器,高40.2厘米,宽23.3厘米,重3公斤,产自公元前1250-1100年的三星堆。这件文物是在三星堆的第二号坑中发掘出来的,现被收藏在三星堆博物馆,馆藏编号为0028。三星堆博物馆位于四川省广汉市,是公共遗产博物馆。博物馆位于三星堆遗址的东北角,靠近广汉市西部的鸭子河畔。博物馆距离成都38公里。博物馆的基础设施于1992年8月开始建设,并于1997年10月正式对公众开放。
三星堆遗址是一处距今5000年至3000年左右的古蜀文化遗址,即新石器时代晚期。199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名单。在三星堆遗址,出土了许多青铜人面具,共出土人面具20余件,分大、中、小三型。这些以纵目面具为代表的青铜面具群,是三星堆文物中最有特色同时最具精神文化内涵的文物之一,它们是中国时代最早和出土规模最大的面具群体。
此文物为商代的青铜器,人头像方颐,有平顶和圆顶两种,大耳或竖耳,耳垂穿孔。蒜头鼻,阔口,颈较粗。头发向后披,脑后补铸发辫或发饰。现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
黄金面具,是三星堆遗址祭祀区5号祭祀坑中出土的金器。经检测,其含金量约为85%,银含量约为13%至14%,还有其他杂质。
12 模型
56 模型
26 模型
10 模型
35 模型